Join UXarts — help creators Ship
创意直达现实
我们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:让每一个有点想法、有一点创作冲动的人,都能在没有技术门槛的情况下,把一个产品真的做出来、跑起来、上线给世界使用。
这不是做「更好用的开发工具」,而是在重写“做产品”这件事情的定义。
从过去需要设计+研发+后端+部署+运营的长链条,变成「一句意图 → 可落地的产品 → 可迭代可增长的项目」。这是 Lovable 之后这个赛道真正下一层难题。
UXarts 的团队是因为同样的执念聚起来:我们相信未来 1 人公司、独立创业者、创作型人,会越来越多;而我们做 Superun.ai ,就是在帮他们把“执行能力”交回手里。把好点子变成 MVP 、把 MVP 变成有生命力的产品,而不是停在 Figma 页面、停在概念 PPT 、停在 Notion 草稿。
如果你喜欢 vibe coding 、喜欢探索“AI 不是辅助人类做工具,而是把人类变成能直接干活的超级个体”,那这件事会非常适合你。
We believe ideas deserve to Ship — fast, alive, in the real world. UXarts is where creators and engineers work together to make this new paradigm real.
加入我们,不是加入一家“传统技术公司”,而是直接参与创造一种新的做产品方式。我们一起定义一代开发者的新范式:Creative Product Engineering。这里不强调你过去有多资深,而重视你对未来创造方式的敏锐与执行力。
如果你想站在这个范式诞生的前沿位置,这可能是你这几年遇到过最值得参与的实验。
UXarts 团队招聘 AI 全栈工程师
用 AI 重塑创造力工作流 与我们一起打造下一代 vibe coding & agentic 应用产品
我们在做什么?
UXarts 是一个由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创造者团队,我们专注于 AI 与创造力工具的结合,用 AI 重塑创造力工作流 一起打造下一代 vibe coding & agentic 应用产品。 我们目前的两大核心产品是:
- UIdraft.ai:用 AI 更聪明、高效地做设计
- Superun.ai:用 AI 把创意变成应用与网站
我们相信,未来的产品工程师,应该善于与 AI 协作完成整个工作流。我们正在寻找擅长 AI Coding 的伙伴,一起将“人+AI”带来的乘数级提升变成现实。
我们希望你是怎样的?
我们希望你是一个对 AI 有热情、有实战能力的 Creative Product Engineering,不限前后端方向,关键在于你是否:
- 热爱用 AI 开发产品,尤其是 vibe coding / agentic system 类应用
- 具备超强的执行力与 owner 意识
- 对失败过的项目/创业经验不耿耿于怀,而是带着经验继续向前冲 优先考虑:
- 具备 AI 初创公司(失败或仍存活)创始人 / 初始员工身份的候选人
- 熟悉 Cursor 、Claude Code 、Copilot 、GPTs 、AgentHub 、Flowise 等工具,并能娴熟将其融入开发流程
- 具备至少 1 个 AI coding/agentic 产品的 end-to-end 开发经验
岗位职责
- 与团队共同构建 UIdraft 、Superun 及未来的 AI 原生产品
- 使用 AI 辅助工具进行高效开发,承担开发流程中 60% 以上为 vibe coding 的任务
- 快速学习新技术,解决从 0 到 1 的产品问题
- 独立承担 end-to-end 研发任务,对最终效果负责
我们关注的核心能力包括:
- AI 协作效能:你能否通过 AI 工具获得倍数级效率提升?
- 问题切入能力:面对陌生领域,能否快速上手并解决问题?
- 产品质量意识:在高效开发的同时,是否仍能保持对体验与质量的高标准?
我们看重的潜力特质
- Context Provider:能主动构建问题上下文,辅助 AI 发挥最大价值
- Fast Learner:能快速理解陌生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
- Hands-on Builder:能完成从 idea 到上线的完整流程,注重落地与反馈
工作地点:杭州
加入我们,你将收获:
- 第一时间接触最前沿的 AI 产品思维与工具链
- 和一群有创业经验、有强创造力的 Builder 一起打磨 AI 原生产品
- 将“人+AI”打造成实际生产力,不只是 Demo
联系方式
请将你的简历或代表性项目发送至 [hr@uxarts.ai](邮件标题:AI 全栈工程师应聘-姓名) 你也可以直接通过 GitHub / Bilibili / X 帖子等展示你的 vibe coding 作品,我们更看重作品和思维方式。